“普药大王”安好义

2017-03-24 15:46:00 来源:

0浏览 评论0

人物名片:安好义,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1954年出生,汉族,大专文化,农工民主党党员,工程师。现任四川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德阳市人大代表,德阳市药学会副会长,广汉市工商联副会长。

“蜀中速度”12年坐上川药企业二把交椅

在一般人眼里,相比四川省内老牌的知名制药企业,四川蜀中药业集团(以下简称蜀中药业)简直就是不在一个档次的“小弟弟”。谁说不是呢,1999年,这些“老大哥”早已闻名遐迩了,而地处德阳广汉市的蜀中药业才刚刚以600万元的资产规模开始起步。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蜀中药业2010年产销量已经突破20亿大关,在全省制药企业中排名第二,很多人一定会大吃一惊!

1999年1月,在收购广汉一家濒临倒闭的小药厂的基础上成立的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最初占地只有40多亩、十几间旧厂房、100多名工人,年销售收入仅2000万左右。如今,位于广汉市经济开发区的蜀中药业总部占地面积已达到580余亩,固定资产达到6.5亿元,在册人数6000余人,年产销量突破了20亿,已经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

目前,蜀中药业拥有的国药准字号品种多达200多个,现有100余种单品生产的庞大产品群,形成了7大系列,涵盖了中药、西药、保健品等不同产品形态。其中,“盖克”为中国驰名商标,盖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连续3年荣获“中国感冒药市场患者趋向首选品牌”和“中国感冒药十大影响力品牌”等多个称号;“蜀中”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2010年,其中板蓝根颗粒、复方丹参片、益母草颗粒、藿香正气水、多酶片、夏桑菊颗粒等12大精品普药的单品种销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其拳头产品“阿莫西林胶囊”实现销售3.5亿元,产销量均居全国前3名。

蜀中药业现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18条GMP认证的生产线,涵盖了化学药物和中药制剂,这些剂型的生产能力均居四川省首位。此外,还建成了年产130亿粒、中国最大的空心胶囊生产线,其产量目前稳占中国胶囊市场的十分之一。

近些年来,因其骄人的业绩,蜀中药业及其掌门人安好义获得了许多荣誉——

2005年至今,蜀中药业连年跻身“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

2006年,蜀中药业荣获“绿色双A” 诚信企业标志;

2007年,安好义荣获“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2007年,在农业部“第五届乡镇企业家”评选活动中,安好义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

2009年,安好义被授予“中国医药产业60年•60人”荣誉称号;

2010年,安好义被评为“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同年,安好义荣获“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

除此之外,蜀中药业还获得了“四川省诚信经营私营企业”、“德阳市重点企业”、“外来投资先进企业”、“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纳税大户”等等荣誉称号。

蜀中药业2007年销售额6亿元,上缴税金3800万元;2008年销售额9亿元,上缴税金4500万元;2009年销售额13亿元,上缴税金近6000万元,三年累计上缴税金共1.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总额1亿余元,成为广汉市名符其实的纳税大户。

短短12年间,蜀中药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00倍,销售收入增加了100倍,上缴税金增加了65倍。“蜀中速度”令业界震惊!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蜀中药业生产的100多种药品中,没有一个是新药,全部都是人们耳熟能详、被称为“普药”的普通药品。在中国,生产普药的大大小小的药厂多如牛毛,竞争十分激烈,且利润微薄。一家没有任何背景的私营小厂,为什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快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型医药集团?被业界尊称为“普药大王”的安好义凭什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让开大路走两厢

从成绵高速公路广汉站一出站,就到了蜀中药业的总部。与很多大企业气宇轩昂的大门相比,蜀中药业的大门显得普通而朴素,体现出企业当家人的风格。站在蜀中药业的大门前,你很难想象这家企业竟然占地有五百余亩!

记者发现,独具特色的是,蜀中药业一进大门矗立着一座邓小平的铜像,真人大小的邓小平满面笑容,鼓着掌呈行走姿势,仿佛正行走在“春天的故事”里。铜像赭红色花岗石的基座上,镌刻着“正定江山 设富万代”八个镀金大字,落款是“蜀中制药安好义敬立”。

陪同记者参观厂区的总经理助理胡萍告诉记者:“安总最敬重的人就是邓小平,他说是邓小平让他致了富。‘正定江山,设富万代’是他对邓小平的评价。”

出生在河南安阳农村的安好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因为爷爷有100多亩地,被划为地主,在上个世纪漫长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安好义活得非常压抑,受到过很多不公正的对待。学业优秀的他,小学毕业差点连初中也上不成。初中毕业后,他一边务农,一边跟着父亲学习中医。他曾经当过木工、装卸工、泥瓦工、搬运工,拉过人力车、赶过牲口车。“35岁之前,我做梦都想上学!”他告诉记者。然而,苦难的经历却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才干。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在中国冰封的大地上吹拂,敢为人先的安好义就骑着自行车在家乡走村串户卖中药材了。“我是我们村第一个不种地的。”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然而,这在当时不仅不能受到鼓励,反而被视为异端而遭到打压,他只能偷偷地做。后来,河北安国的药材市场日益红火,他去到安国开办了“好义药材行”,并且搞起了长途贩运,他是当时安国第一个到外省买药材回来卖的人。由于聪明能干又不辞辛苦,1994年他已经成为整个安国业务量名列前茅的药材老板。

在安国经营“好义药材行”时,安好义就经常到成都来进货。素有“中药之库”美誉的四川,越来越吸引着他。“从89年到95年,每年我差不多在四川要呆上半年。”他告诉记者。随着中药利润越来越薄,他又开始经营西药,并最终决定自己创办药厂。

十多年在药品市场的打拼为安好义办药厂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关键是他对市场的熟知和掌控,使他找准了产品及营销的定位,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让开大道,避其锋芒,定位农村普药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基于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清醒判断,安好义为蜀中药业制定了最初的发展战略。

精做普药。普药产品因使用时间长、应用基础好、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基层,尤其在农村有很大的市场。同时,普药过了专利保护期,进入门槛不高。

当时,中国医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虽然有八、九亿人口在农村,但这个市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很低,消费观念相对落后,而且区域辽阔,销售网点分散,开发农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并不被众多制药企业看好,大家都在拼抢城市市场这块“蛋糕”。

而独具慧眼的安好义恰恰看到了农村市场巨大的空间。他认定蜀中药业应当先从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农村市场入手,以避免在强手如林的城市市场与强大的对手血战。待创出自己的品牌,再返回城市市场不迟。

“做农村市场和我出身有关系,30岁前我一直与农民打交道。”安好义说。对农村的医疗现状、农民的疾苦、生存状态,他都特别了解,“中国有九亿农民,用药需求量非常大,他们最需要的是质量好、疗效确切、价格合理,能实实在在治好病的药品。农村市场大,坚持优质低实的原则,让利于经销商,走质优、量大、价实、薄利之路,就能赢得农村市场。”

确定了主攻农村市场战略之后,蜀中药业一边在媒体适度投放广告,使农村医院和诊所认识蜀中品牌,一边把质优价实的药品迅速推向市场。搞营销是安好义的拿手好戏,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根据不同区域制定灵活的销售政策。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群众的消费能力有限,观念比较保守,而老品牌的普药已经占领当地市场多年,新品牌进入有很大难度。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安好义甚至制定了在起始阶段乃至较长一段时间采取“零利润”的销售政策。

与此同时,安好义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实现规模效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以量促效益;二是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

新千年的曙光照亮了朝气蓬勃的蜀中药业。2001年至2005年,是蜀中药业快速发展的5年,其普药产品在农村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年销售额节节攀升,年复合增长超过30%,销量最大的阿莫西林胶囊年销售突破了30亿粒,销售额达到2亿元,占领了全国近3成的市场。另外几个以盖克感冒胶囊为首的产品也都凯歌高奏,其中多酶片占了全国近7成的市场份额!

对于蜀中在普药市场和农村市场上取得的突出业绩,许多人表示惊奇。安好义却说:“人人都说普药难做,但我认为普药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疗效比较好的药,没有虚高定价,适合广大消费者。我们的普药产品质量有保证,生产能力能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网络遍及全国,又有适当宣传,就会越做越好。”

他还说:“只要路走对了,市场是永远没有坎儿的。永远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作为开拓市场的一把利剑。”

“第三终端第一人”

明确定位于“第三终端”,对蜀中药业的成功有着奠基性的重要意义。

医药界所谓的“第三终端”,即是区别于城市医院、城市药店的农村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业内通常所说的三级市场,主要是指广大农村和一些城镇的居民小区,如社区和农村的个体诊所、企业和学校的医疗保健室、农村供销合作社及个体商店中的常用药品销售小柜等。其主要特点是:点多面广、需求量大、配送困难、利润低、风险小。

针对“第三终端”,安好义制定的营销策略是:“宣传广、政策活、服务精、价格实”。

安好义说,蜀中药业是真正扎根于“第三终端”,他特别强调“扎根”二字。

据了解,蜀中药业在“第三终端”的销售方式是“扎扎实实,精耕细作;刚柔并济,建设终端”。在终端蜀中药业销售人员以专业和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大批的忠诚客户。

安好义深知:“产品卖得好不好,关键是人家愿不愿意卖。”他揣摩经销商的普遍心理不外乎这么几种:第一,能不能赚到钱?第二,产品质量如何?会不会给销售带来麻烦?第三,货销得快不快?第四,有没有广告宣传?第五,企业的实力和形象怎么样?第六,当销售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企业会不会帮助解决?针对这些普遍心理,安好义一一给予满足,并且对经销商的区域保护和优先续约给予明确的合同确认,以确保经销商的利益。由此,蜀中药业建立并稳定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其客户遍及全国各地。

蜀中药业还创新性地推出客户抱怨及反应制度:面对客户抱怨时,不能立即反驳,而是要把客户的意见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保证在一周内作出答复。随后,业务人员要迅速上报回公司。任何问题在收到之时起24小时内公司有关人员研究必须有结果,并将其立即反馈给业务人员,业务人员也必须立即讲解给客户。这种制度一方面锻炼了业务人员的聆听能力和管理人员的快速决断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客户感到自己被重视。

网络是营销的关键。安好义谋划的基层营销网络是“疏而不漏”。按照他的部署,蜀中药业在全国大多数县级市场都设立了营销中心,负责县级区域内所有城乡终端的运作,形成了立体营销网络。蜀中药业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了“集团——省级——县级”三级管理体系,逐级分解营销目标。

安好义告诉记者:为了适应“第三终端”的营销,蜀中药业专门建立了品牌营销部、品牌推广部和品牌事业部三个部门。品牌营销部负责做面上的大流通、大批发;品牌推广部面向县级以下市场;品牌事业部则是针对代理商。三个部门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多元化的产品优势和对基层营销队伍的有效监督管理,加上服务好,供货及时,蜀中药业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牢固的“第三终端”销售网络。目前,公司6大品种80%以上的销量来自于第三终端。

畅通物流渠道也是安好义重点建设板块。近年来,公司除了与原先几家大物流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外,又和国内各地区的快批物流企业签订了全面的合作协议和分销协议,不断拓宽物流渠道。

蜀中药业在“第三终端”的成功实践,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安好义也有了“第三终端开拓者”、“第三终端第一人”的美称。

2009年11月24日,成都加州花园酒店。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等13家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医药产业60年•60人》颁奖盛典在这里举行。安好义因其在第三终端市场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对行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医药产业60年•60人”荣誉称号。评审委员会给予安好义的颁奖词是:“安好义及其领导下的四川蜀中药业:普药精做的倡导者,中国农村老百姓药品供应保障的典型代表!蜀中牌药品,城里人不熟悉,九亿农民心中的知名品牌!”

接受颁奖之后,安好义高兴地说:“我会把这份荣誉当作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全体蜀中人将继续努力,做出更多、更适合广大百姓使用的精品普药,为新医改、新农合出一份力!”

他还说:“关于第三终端,有很多争论。很多人认为第三终端是个美丽的陷阱,看着漂亮,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我认为,第三终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块骨头煮烂了、煮透了,味道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煮烂,就会磕掉你的牙,根本吃不了。我认为与第一、第二终端相比,第三终端在进入企业、销售渠道、结款方式、消费特点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蜀中药业的发展,就是得益于对第三终端的精耕细作。”

普药精做

普药产品具有使用时间长、应用基础好、疗效确切等优点,但由于其生产厂家众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十分激烈。为此,安好义率先响亮地提出:“普药精做!”

“普药精做”绝不仅仅是句口号。安好义强调,蜀中药业的普药产品既要优质原料,又要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疗效,才能生产出“老百姓吃得起的放心药”。

安好义一直以来倡导中国国产制药机械“高”、“精”、“最大化”。他信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而在他看来,设备无疑就是企业重要的“粮草”之一。自创业开始,中国历届制药机械展销会上,几乎都能看到安好义的身影。他喜欢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尤其推崇中药机械“最大化”,认为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蜀中药业还与药机厂共同开发出全国最大的10吨中药浓缩提取罐。

蜀中药业兴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车间,并引进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生产设备。现代化口服青霉素类胶囊车间生产能力达50亿粒,居全国第一;现代化固体制剂车间占地28余亩,为全国最大;引进了全国最大的方锥形药用10吨混合机;二期建设重点二综合车间包括中药前提、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三个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均属国内一流。蜀中药业还斥巨资购进美国、日本生产的先进精密检测仪器。

安好义常说:“没有了质量,就无从谈市场。”药品质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蜀中药业在质量上始终坚持“绝不让一粒不合格药品出厂”的原则,采用的“三精”政策从源头上严格把控质量关,一精产地选择:蜀中药业坚持选择药材原产地现场采购,采购范围设定在地道的药材产地。二精药材选择,一方面充分培养原料采购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责任心,以保证其对药材质量负责。另一方面与药材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其长期供应优质、高效、地道药材的目的;三精原料检验,原料与包材进厂之前,均采用先进精密的检验设备进行各项检验,如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进行鉴别和定性,用气象色谱仪检验溶剂残留等。同时,凭借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建立起一套产品质量保障制度。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按GMP要求设立生产规范外,还建立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质量监测体系,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车间的每个岗位都设定了详细的质量台账以及其他综合质量管理措施,做到质量分工责任到人、到岗。并给予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检验同等的重视,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施过程质量跟踪控制,建立省级技术中心,配备高技能型人才及高精检验设备进行质量监测。

“节约是永久的竞争力”

业内专家说,要想进入第三终端,没有价格的优势是不可能成功的。

价格一直是蜀中药业的竞争利器之一。不过,安好义认为,做好药做精药与成本控制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他强调的“成本领先”,是对生产过程及非生产成本的管理,是在足额投料,遵循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的科学系统化成本节约理念。

安好义从骨子里崇尚节约。有人说,他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在竞争最激烈的阿莫西林胶囊市场,蜀中药业的产品始终都能保持价格优势。

最典型的例子是,蜀中药业通过与全自动铝塑包装机供应商共同合作开发出一种“无边冲切技术”, 将原来有边冲截4板改为无边冲截5板,减少了包材的浪费。计算下来,平均每板药品要比同类其他企业节约1.5分钱。以5板×400盒/件阿莫西林胶囊计算,每件可节约30元。精打细算到如此程度,有人说,安好义算得上中国最“抠门”的企业老总。

2006年以来,蜀中制药相继建成年产130亿粒的空心胶囊、PVC、PTP、胰酶原料药车间和塑瓶车间。空心胶囊车间投产后,成为中国最大的生产线,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而且降低了20%的成本,每年可节约500万元。同时,对外销售空心胶囊也为蜀中药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蜀中药业致力于建设节约型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管理革新等途径,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从采购开始,蜀中供应部设有竞价谈判小组,采购成本全部透明,杜绝“吃回扣”现象。同时,尽可能采用现金采购、适时采购、大批量采购,由此买到比较便宜的原料及设备。

安好义提出要实施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大到生产设备的采购与维护,成品库的设计及成品的堆放方式,小到生活用电,办公用品等,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比如,蜀中药业一直选用大型制药机器,如10吨浓缩提取罐、10吨浓缩罐、10吨大混合机等,不仅可以保证药品提取和浓缩的精度,混合的均匀性,更主要的是大机器与小机器相比较,可以减少操作和维护人员,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清洗难度等。再比如,通过管道改造,将生产用蒸馏水导入生活区的生活用水,此项每年可节省开支2000余万元;

安好义告诉记者:2005年的时候,企业每天用水500吨,现在产量增大了四、五倍,用水却减少到每天300吨;用煤,现在也比过去节省了一半。这些都是企业不断技术革新、严格管理、增强节能降耗意识的结果。“我们是靠节约起家的,现在节约更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他说,“节约是永久的竞争力。”

药品专家罗国龙认为:“蜀中药业产品价低的原因首先是综合管理好,企业运行成本、管理成本都低;其二,蜀中的药品产量都很大,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第三,这几年蜀中的经营形势很好,资金充足,不需要银行贷款,依靠自有资金发展,购原料、买设备都是现金交易,又降低了很多开支。”

“当好菩萨,做好阎王”

说到怎样管理好企业,安好义风趣地说:“当好菩萨,做好阎王。”“当不好菩萨,别人不愿意跟着你干;做不好阎王,就管不好企业。”

他还说:“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必然会对自己的员工有一种真挚的感情和满腔的爱心。真诚待人不是空谈,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员工,从感情上贴近员工。”

记者在蜀中药业亲眼目睹了安好义对员工的菩萨心肠:3000左右员工全都享受免费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为此公司特意开办了3个食堂;公司还修建了2幢职工宿舍楼,部分无房的员工可以在这儿免费住宿。蜀中药业厂区内还有一道很独特的风景:路旁有的空地上,种着一小块一小块的蔬菜,听说是有的员工种的,安好义对此非常宽容,并不加以干涉。

在年初的全体员工大会上,安好义明确宣布:今年公司还要把厂区后面的商业用地开发成住宅房,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卖给员工。

安好义常说:“企业应该像一个大家庭,员工之间互帮互助。”他小时候因为爷爷的地主身份受过很多屈辱,切实感到受人欺负是最难受的事情,所以他的个人信条是:绝不欺负人,要善待每一个人。

“谁说得对就照谁的办。”这是安好义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蜀中药业的不同生产车间,都可以看到“总经理意见箱”。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很多,而且都能得到答复,好的建议还能得到奖励。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干,安好义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才竞争上岗、论功行赏的政策措施,使不少人脱颖而出。安好义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讲究唯贤是举,只要是有能力的,不论学历高低,资历深浅,都安排到重要位置,放手让他们施展才华。

“以制度管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发展留人”,这是安好义的用人哲学。“四川很多药厂都想挖我们的人”,他告诉记者,但他相信,只要有知人善任的老总,有好的岗位和待遇,就能留住人才。

作为公司总经理,安好义把自己的职责归纳为“服务、建议、指导、监督”。他说:“一个企业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领导人不行,但缺少一个严厉的、赏罚分明的制度也不行,这‘菩萨’、‘阎王’我都得当,而且都要当好。”

蜀中药业按照泰勒“工作标准化”原则,对生产、销售的大部分岗位制定了非常具体量化指标,实行定额管理,要求员工按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尽可能量化到最小单位,员工该干什么、干好了有何奖励、干不好有何处罚,大家都很清楚。”安好义告诉记者,蜀中药业也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根据责任大小进行数量不等的罚款。“违规前两次给予警告,不罚款,第三次开始罚,现在每个月全公司的罚款差不多有10万。”

安好义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厂区巡视,穿着无菌服在车间里随机抽检,很多从事技术、操作、包装的工人都接受过他的指导。在市场上搞营销的每一个业务员都知道安好义的电话号码,他曾承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尽可以给我打电话,如果我有事接不了电话,一定会在事后第一时间短信回复你!”

有这样的老总,蜀中药业的凝聚力与日俱增。据介绍,目前公司在册人员中85%以上为4年以上的老员工,70%以上为6年以上的老员工,跟随安好义打拼十几年的老员工也占了两成。

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安好义认为:企业属于社会,社会公益事业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事业,一个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着想的人,生活会越来越没有意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会越来越窄。因此,蜀中药业在努力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努力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早在2003年,安好义就在自己的家乡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并减免贫困学生的书费,解决了当地一百多名学生的读书问题。2006年,他又与安阳第一制药合作生产头孢,并投资组建了昊海胶囊公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8年间,蜀中药业在广汉赞助了四届药品知识竞赛和三届龙灯狮灯比赛。

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距离极重灾区很近的蜀中药业也深受其害,办公大楼墙体多处出现交叉型裂缝,车间厂房设备等受损,仅损坏的锅炉修复费用就达80万元。加上停产,直接损失超过4000万元。公司1名休假在家的员工遇难,数十位员工家庭的房屋成为危房。灾难面前,安好义一边组织公司员工自救,生产灾区急需的药品,一边慷慨出钱出力,地震发生当晚就捐出了大量的消毒用品和抗生素药品,为挽救灾区人民生命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抗震救灾中,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600万元,义务出人出车5000次,被德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安好义认为,他说:“人活着,不能仅仅为自己,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社会的价值贡献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企业的最大价值始终在金钱之外,企业家关注的应该是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而不应该太在乎个人的利益。”他还说:“企业家的责任是把企业做大,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把最大的利益留给企业和社会才有意义。”

据了解,蜀中药业总部职工2000余人,85%来自当地,为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 5月23日,四川省河南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成都岷山酒店召开,安好义被大家推选为首届会长。这意味着原本工作就十分繁忙的他,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他说:“作为会长,我一定努力为会员服务,为会员提供便利条件,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让大家找到家的感觉。”他还说,自己最大愿想是让每一个进入商会的河南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展得更快。

宏伟目标:十年百亿

安好义给人的印象是朴实、淡定、自信、从容,思路清晰,执著坚定。

他公开宣称:“蜀中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全剂型品牌制药企业,10年内销售做到100亿元!”

他说:“100亿的目标看起来很大,但是在人口老龄化、新农合推进、新医改推进以及用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等大背景下,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的普药产能能够支持蜀中的高速发展,此外,投巨资成立的河南蜀中制药公司将新增品种100余个,安好义有决心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菌素生产企业之一,其头孢抗菌素粉针剂的生产能力跻身国内前列,为蜀中药业集团发展全剂型品牌药厂奠定坚实的基础。

蜀中新一轮5年规划已经全面启动。据介绍,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达300余亩的中药三期技改工程即将建成,这是一个更有特色的现代化中药生产基地,将使蜀中药业在中国中药制造领域更具领先优势,生产能力将再翻两番,新增销售收入可达60000万元,新增利润5000万元,新增税金3000万元,年创汇3000万元,实现企业飞跃性发展。

为了提升药材源头质量,蜀中药业近期还推出了丹参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在最适合种植优质丹参的广汉松林镇分两期进行5000亩种植基地建设,企业向农户提供优质种源、种植技术以及专家指导。基地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现有蜀中含丹参品种的生产用量,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还可带动4000户农户增收。此外,蜀中药业还将在山西平顺县建立潞党参GAP种植基地,引导当地潞党参种植加工向规范化、产业化升级。

安好义强调要继续打造蜀中药业的“纯净竞争力”。这是他对企业良性发展的深刻认识。他心目中的“纯净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在正常运作情况下所具有的综合实力,比如生产能力、市场运作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以及公关能力等等。他给蜀中总结的成功法则是:一,领先的成本管理,二,强大的生产能力,三,品牌效应,四,诚信经营,五,产品质量的保证,六,良好的营销方法和细节服务。这六个方面正是“纯净竞争力”的体现。

未来,在向“百亿企业”进军的征途上,安好义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坚持“生产跟着政策走,生产跟着市场走”的策略。顺应市场,根据国家的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就不会错。同时,练好内功,保持长久的竞争实力。

“我的人生目标是艰苦奋斗的一生,竭尽全力把企业搞好,对中国药品的标准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让老百姓吃到更放心、更有效、更便宜的药品。”安好义真诚而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泉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