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十

2017-04-12 13:02:51 来源:

0浏览 评论0
要脱贫 更要致富

——丹寨县产业扶贫“三带”模式观察

2016年7月2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前右二)在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前右一),丹寨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刘蔚(左一)等陪同下到丹寨县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工业发展工作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是习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贵州省深学笃用,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陈敏尔书记强调,“要按照开拓市场、选准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强化配套服务、用好资金的要求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孙志刚省长要求,“把产业扶贫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因地制宜选准主攻方向、主打产品、主打市场,成立专班、明确专人、制定专案,着力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丹寨县立学立行,紧盯3.86万人的脱贫任务,在产业扶贫上苦下功夫,下苦功夫,探索创新出“品牌带产业,龙头企业带基地,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三带”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丹寨县境内的贵州茅台农业公司生产车间(黄晓海 摄)

品牌带产业,打造价值链

丹寨县紧扣品牌做大产业文章,依托“自主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引进“知名品牌”带动主导产业,用活“地域品牌”带动生态产业。形成了品牌带动,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

“自主品牌”带动特色产业。丹寨县借助蚩尤、古纸、贾理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云上丹寨·非遗之乡·康养福地”品牌。规划建设龙泉山蚩尤文化城、中国苗疆古法造纸文化小镇和万达民族风情小镇,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当前,投资5亿元打造万达小镇已进入装修阶段,投资28亿元建设的蚩尤文化城已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依托土壤富含硒、锌微量元素的“硒锌”地质条件,大力发展硒锌茶、硒米等特色产业,采取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方式,发展硒锌茶11万亩,每年种植硒米5000余亩,带动400余户参与发展,每年户均增收近3000元。围绕蜡染、刺绣、银饰等民族技艺,大力发展民族手工业,“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全县共建立民族手工合作社110个,社员1500人,年产手工艺品60余万件,产值近1.1亿元。

知名品牌带主导产业。引进万达集团、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清华科技园、昌昊金煌中药材公司等知名企业,利用知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雄厚的市场竞争力,带动蓝莓、中药材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蓝莓精深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年产6倍浓缩果汁1000吨、利口酒10000吨,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800万元。昌昊金煌中药材公司,按照“优质种子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生产-植物药提取-保健品研发及生产-质量检测-营销”的中药产业链进行建设,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实现年产中药材种苗2亿株。两大主导产业,2016年,直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2000人。2017年,启动1万亩蓝莓种植、1万亩中药材产业“两个1万亩”计划,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

地域品牌带生态产业。充分用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牌子,强化规划设计,突出项目配套,用足用活政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拉动效应,坚持“农文旅”一体化,突出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田园生态、民俗体验等发展主题,打造提升了卡拉、排佐、石桥、甲脚、洋浪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寨,以及高要梯田、猫鼻岭森林公园、苗疆大健康产业示范园等观光景点。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无公害效应,重点发展林下土鸡、七彩山鸡、林果、林菌等产业,建成林果、林菌等产业1万余亩,发展七彩山鸡、土鸡等特种养殖6.4万羽,带动500余户贫困群众参与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变。目前,建设高标准蔬菜、蓝莓种植、林下种养殖、中药材种植等生态产业带,新增建设27个产业基地。仅洋浪村冬瓜种植以“大村带小村”,就辐射周边9个行政村,规模3000亩以上,亩产将达15000元,覆盖270户贫困户。

扶贫龙头企业浙丹食药用菌公司食用菌基地(龙永军 摄)

龙头企业带基地,延伸产业链

按照2016年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大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作出“要注重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支持他们覆盖所有贫困户,提高扶贫产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指示,丹寨县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几年来,全县共引进培育龙头企业29家,带动种植业基地建设11万亩,养殖业基地320余个。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环环相扣,直冲市场的发展格局。

辐射拓展,壮大基地规模。除了鼓励企业利用自身资金优势,自主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外,还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合作,为企业代建基地。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在县内建设蓝莓基地1.5万亩的同时,还带动黔东南州8.5万亩蓝莓基地作为原料基地。昌昊公司带动建设中药材基地9000亩,浙丹公司带动发展茶叶基地14万亩,俊建、绿宝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基地128个,年出栏黑毛猪6万余头。

孵化裂变,提升基地质量。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强化企业标准化建设对基地的引导作用,通过技术“孵化”,实现裂变效应。昌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丹寨和贵州优势中药材资源,打造现代中药材产业平台,规划构建“1359”产业体系,形成符合丹寨和贵州实际情况的1个中药材现代高效示范产业生态圈,3大延伸产业融合、5个核心区以及9大项目中心。带动42个村发展种植钩藤、仙草、茯苓等基地10000亩,带动1000人次种植中药材,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清华启迪科技园通过科技创新,将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附种于茶树,取得了铁皮石斛茶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技术专利,建设了200余亩高标准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示范基地。

链接加工,提高基地效益。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打造从原料生产、加工到包装各环节齐全的全产业链。目前,丹寨已形成中药材、肉牛、蓝莓、硒锌米、硒锌茶加工五大产品加工链条,即以昌昊公司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链条,以黔丹为龙头的硒锌米加工产业链条,以传福、三泉、添香园为龙头的硒锌茶加工产业链条,以俊建为龙头的肉牛加工产业链条,以茅台为龙头的蓝莓加工链条。黔丹公司改进稻米加工线,从单收单储、生产加工到低温冷藏,严格规范产品质量各个环节,公司注册的“黔丹”商标,获“贵州省名牌产品”。昌昊公司建设中药饮片颗粒生产线,实现了中药材从论斤、论吨卖的粗放生产到论克卖的精加工转变,“土特产”变身高科技产品,亩产值增了几倍。

开放营销,强化基地支撑。搭载落户和帮扶丹寨的企业市场平台,将县内产业基地产品销往全国。通过省外免租门面、万达广场、京东网站等,上货销售,实现黔货出山,带动基地做大做强。在杭州市滨江区、辽宁省东港市建立丹寨产品专柜,宣传推介丹寨的特色产品。与京东集团合作,建成丹寨京东特色馆和丹寨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通过京东平台的策划、展示及销售,让丹寨优质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走出去、卖得好,增加农民收入。

扬武镇洋浪村冬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专业合作社带农户,固化利益链

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抱团发展脱贫带动作用,搭建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平台,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实现“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三级建社搭载体。建立县、乡、村三级合作社。在县级组建扶贫开发合作总社,在乡镇和村级分别建立扶贫开发合作社和产业合作社,并根据各村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帮助和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所有贫困户加入村级扶贫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同时,鼓励贫困群众利用土地、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发展。目前,已经建立县级扶贫开发合作总社1个、乡镇扶贫合作社6个、村级产业合作社161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97个,合作社社员覆盖全县1.08万贫困户。

三方联结促共享。建立村级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整合扶贫资金,用于合作社发展。有条件的村,由合作社带动发展产业;没有条件的村,由合作社与县内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合作,签订协议,将资金入股到企业,确保收益有保障。所得收益按照村集体经济占两成,合作社占两成,贫困户占六成的“226”分配方式,分配给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三方,实现合作社有资金滚动运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贫困户持续增收。目前,全县97个村建立了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惠及贫困户8540户,户均增收1200元。

三金分红得实惠。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务工获得股金、租金和薪金,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入股条件,引导贫困户将“特惠贷”资金通过村级合作社入股到县扶贫总社,注入实体经济企业,每年获得8%的分红金,每户贷出5万元,年增收4000元。将县乡村三级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到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入股到企业,享受利益分红,贫困户得股金。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鼓励贫困户将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按照每年每亩的价格支付给贫困户,贫困户获得租金,并建立土地流转费梯级增长机制,保障群众持续增收。配套建立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机制,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合作社所在地的劳动力,确保贫困户获得薪金。2016年县乡村三级合作社共分红5400余万元,实现对3.86万贫困人员“不漏一人”的全覆盖。

宣传标语昭示了丹寨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的决心(龚超 摄)

通过产业扶贫“三带”模式,全县3.86万贫困人口每人至少有1亩的产业基地,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产业项目,用实干和实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指示和要求。(范贤镇 池明新 潘成帅)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泉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