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2017-02-24 13:03:17 来源:

0浏览 评论0

【艺境观象】

作者:胡明哲(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岩彩绘画——顾名思义是以岩石的彩色颗粒作为媒介绘画。岩彩与油彩、水彩和丙烯色不同,虽然也要用媒介调和,但是不与其溶解,而是“水落石出”。岩彩画须在平展硬底的承接物上创作,并以扁笔、板刷、刮刀等为主要工具,以层面叠加的思路生成画面,最终形成与水墨、油画、水彩等其他材料和画种全然不同的美,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大地之子(岩彩) 胡明哲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叩问(岩彩) 刘婷婷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心丝筑梦(岩彩) 戴剑舞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盘龙通衢(岩彩壁画)

武汉地铁2号线巨龙大道站岩彩壁画和河北涞水县百里峡彩虹小镇色彩改造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岩彩绘画进入公众艺术、服务社会,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成功案例。

《盘龙通衢》用七个单元表现地铁站点附近盘龙城遗址3500年前的人文历史风貌。壁画色彩取自遗址现场的天然土色和博物馆中出土的典型器物。材料主要由天然岩彩绘制而成,并将岩彩绘画层面叠加的表现方式转译为标准化的工艺制作流程。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源(岩彩) 宋丹青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印度,印象(岩彩) 杨荷香

“岩”指岩石颗粒。无论大小都有着物质存在感,晶莹而富有肌理。岩彩绘画以色面作为造形的骨架,以层面叠加和异质共构的方式,积累出斑驳厚重的视觉张力……这些都是由岩石的“岩”性决定的。

“彩”指岩石本色。这是从中国传统绘画或者说东方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念中延展出来的,和西方色彩体系有所不同。西方的色彩体系始于色彩科学诞生,之后发展成为完备的色彩理论,如三原色、间色、复色……六色、十二色、二十四色……今天,画材店的颜色都是出于这套体系。写生色彩、光源色、环境色……在美术学院色彩教学中所教授的也是这套体系。其实在中国,在东方,还存在着另一种色彩观念,虽然未构成体系,也缺乏深入的学术梳理,但是魅力无穷。其代表理念即尊重物质的天然本色,并且利用物质的天然本色绘画。例如直接使用植物色、矿物色,以及岩彩。东方绘画对色彩命名的方式基本取之天然,艾草之色称为艾绿,檀木之色称为檀色,茶叶之色称为焦茶、琥珀、靛青……所以画家创作之时,要尊重大自然的本质本色,巧妙地运用智慧,搭配很少的有限定的几个颜色。中国的古代壁画、工笔画,还有伊朗的古代壁画、印度的细密画、日本的浮世绘等,都是这种色彩观念的产物。我认为这种色彩观念源自于东方的世界观: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东方的色彩观念一直存在于从古至今的东方绘画之中,并且潜在影响着今天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很多艺术领域,成为东方情调、东方品格和东方境界之象征。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东方岩彩系列)

本土苍茫:

红土,采集于云南东川。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东方岩彩系列)

本质辉煌:

黄沙,采集于云南陆良。

丝路岩语的新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

(东方岩彩系列)

本色悠远:

青金石,采集于阿富汗。

当代岩彩绘画明确主张以岩石的本质和本色作画,与西方绘画的色彩体系完全不同。所以说,岩彩绘画是中国本土绘画色彩支脉的当代延展,也是东方哲学观念以及东方色彩观念的象征。璀璨、博大的中国岩彩绘画,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诞生的龟兹壁画和敦煌壁画的当代新生,有着深刻的东方哲学内涵和中国文化价值。它的当代复兴势在必然:可以填补中国美术教育里本土绘画色彩样式的缺失,可以重新梳理中国传统文脉中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也可以重新创建承载东方审美理想的当代艺术。

翻开中国古代绘画史册,我们会看到唐代之前的绘画,图像平展博大,造形简约浪漫,色彩浓郁绚丽。宋代之后,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绘画渐渐走向小型的卷轴画、工笔画和水墨画。博大浓郁的色彩渐渐淡出画坛。过去,岩彩绘画遇到中国画界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其是日本画。其实,岩彩绘画的文化身份始终是清晰的,中国文化精华自唐代流传日本,20世纪末回归本土。中国的龟兹、敦煌、炳灵寺和麦积山等石窟壁画就是典型的中国岩彩绘画,它们都是以自然馈赠——古代称之为“矿物色”,今天称之为“岩彩”——绘制的。这种以不透明的天然岩彩,大面积写意平涂的中国经典绘画方式,就是岩彩绘画的语法特征。以色面作为基本图形,通过层面叠加,逐渐深入的表现方式,就是岩彩绘画的创造原点。

今天,岩彩引导着画家走出都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进行天然采集,使我们切身体会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虚心解读宇宙信息,理解顺应自然规律……经由一个平凡而独特的材质,重新发现脚下的大地,引申出生存危机的觉醒与文化反思的觉悟,这是“岩彩”的核心价值和现实意义。

岩彩绘画20年的历史文献以及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的作品,充分说明岩彩绘画根植于深厚的东方传统文脉,具备着当代时空中多向延展的可能。一方面是传承,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的语言逻辑;一方面是生长,已经置身于全新而宽广的阐释空间。很多青年画家,经由“岩彩”这个大自然中无所不在的平凡物质,产生了彻底的变化,获得了全新的境界——不仅在中国绘画历史文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成为在当代语境中,有效运用当代创作方式成功创作的新一代艺术家。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泉网视频



每日推荐

图片新闻

读图